X
独阅读首页 > 朕的大明都亡了,还奋斗个锤子 > 第一卷 > 第十八章:大家都很从心啊
第十八章:大家都很从心啊
作者:子赢 数字:2438 吐槽:1 更新日期:2021-06-21 12:14:10

  第十八章:大家都很从心啊

  这一点朝堂上的百官其实是想错了。

  虽然现在锦衣卫和东厂是朱友健手上最有力的暴力机构,但他可没心思一直盯着文武百官。

  有一部分人看着就行了,其他人还有其他事情做。

  毕竟这些人的工资可都是从他的内帑里面出钱的,属于实实在在的皇帝家臣。

  既然是拿他朱友健的工资,那不干出超过十倍工资的价值,朱友健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虽然说他不懂什么科技发明之类的东西,但是他明白一个道理,叫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作为皇帝他只要下达一个命令,指一个方向,将心中一些模糊的概念提出来,具体实施自然有下面的人去做。

  而且朱友健也不是要他们去做多少劳民伤财的事情,只是去我找一些能工巧匠过来搞点小发明而已。

  毕竟在工业革命之前,许多发明其实没有多少的代差,有的时候只是欠缺灵光一闪。

  自从上次朱友健把袁崇焕揍了之后,他就派手下的心腹太监找了一大批能工巧匠抓紧时间做一项研究。

  就是把石灰石、粘土,还有石膏这些东西混一下,看看能不能作出什么材质坚硬的建筑材料来。

  他还想着能不能赶在黄台吉来之前把北京城和周边的城池都用水泥加固一遍。

  用朱友健的原话来说,“这些东西绝对能做出我想要的东西来,只不过是配方比例我记不住了!要快!”

  领导一张嘴,下面跑断腿。

  好歹方向没有错,经过几个月的尝试之后,终于在今天得到了朱友健想要的水泥。

  这也让朱友健的心情好了不少,连带着看到那群奸臣的时候,脸上也多了一点笑脸。

  “陛下,兵部刚刚接到大同奏报,插汉(察尔哈)部虎兔敦汗(林丹汗)举部西迁,攻打顺义王卜失兔所部,卜失兔不支,遣使求援于大同总兵衙门。”

  朝堂之上少有的正臣王在晋这个时候出班上奏,报告了虎兔敦汗打卜失兔汗的事儿。

  朱友健对于这个历史事件不太清楚。他哪里知道这才是皇太极能够屡次入关抢劫的关键部分。

  因为原版1.0崇祯的操作实在太骚了。为了省二三十万的市赏和插汉部打了个两败俱伤,结果让东虏占了便宜,占了插汉部的故地,打开了绕道叩关之路,一次次的跑到关内杀人放火抢钱。

  但对于林丹汗这个浑身散发着绿光的男人,朱友健还是有点印象。

  有的时候人的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毕竟像他这种人刚死,尸体还没凉透。自己的八个老婆还是几个老婆就带着自己的人马,钱财,土地投奔了黄台吉。还全部钻进了黄台吉的被窝里面。

  这是妥妥的真实版霸占你的钱财,玩你的老婆,打你的娃……

  武大郎都不带他这么惨的。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让朱友健知道林丹汗和黄台吉不对付,是敌对关系。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在地图上,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满清虽然是在东北那一块,但是北边那么大一块蒙古朱友健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看不见?

  再说了,比起所谓的满汉一家,满蒙才是真正的一家。

  人家孝庄可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

  还有一点就是朱友健的诏狱参谋团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相比起最近十来年才崛起的斯古通野人,蒙古和大明打交道时间就长多了,明朝和察哈尔部以及左翼蒙古其他几个大部在萨尔浒之战前的关系那是相当糟糕的,双方打生打死都不知多少年了。

  诏狱参谋团里面有不少人对于蒙古是很有研究的——毕竟有那么多例子可以查。

  所以,朱友健现在对于蒙古各部落的了解比起后金黄台吉要多多了。

  “这虎兔敦汗虽然不敢和东虏硬碰,但是他的插汉部还是有实力的。”朱友健笑道,“土默特部吃咱们几十年的市赏,好日子过惯了,打不过插汉部的,现在多半已经被打光了,朕就是想救也没得救了......不如就把给土默特部的市赏转给插汉部吧。”

  什么?就这样了?银子就这样给人家了?

  王在晋听了都傻了,你个少年天子怎么没有一点血性啊?

  实际上在以杨镐为首诏狱参谋团的讲解下,他现在已经很清楚大明的官场是啥鸟样子,再加上他自己知道的各种操蛋的明末历史。

  他的心情已经很平和了。

  没救了,等死吧!

  现在的大明朝只拿钱不办事的人太多了!

  满朝文武半数都是只拿钱不办事儿的昏官,还有一小半是帮倒忙的,真正干事儿的没几个。

  而且辽东那么十几万军队,只知道要钱不知道打仗,即便被逼上战场,也是一败再败的吗?

  难道能因为当官的不干事儿就把他们都开了?

  能因为辽东的军队全是废物就把他们都解散了?

  他这么做固然是爽快了,但恐怕第二天他就要提前跑煤山上上吊了。

  所以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得了。

  我只是一条咸鱼而已。

  “陛下,”王在晋是正直忠良啊,他当然是敢于犯颜直谏的,“插汉部的虎兔敦汗是个只拿钱不办事的小人,朝廷前前后后给了他上百万两,他却畏东虏如虎,根本不敢与之一战!”

  “朕知道虎兔汗是个不中用的小人,但他的插汉部毕竟是从元顺帝一路传下来的......”

  朱友健稍微停顿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诏狱参谋部里面对蒙古的分析——主要是杨镐提出来,毕竟在努尔哈赤崛起之前辽东那一带主要盯着的还是蒙古,杨镐在辽东当了那么长时间的官,虽然打仗的本事不行,但是做点类似PPT的数据图还是可以的。

  反正是纸上谈兵,只要不涉及实际操作,他还是可以做一个大拿。

  朱友健继续说道:“草原之上,人人都可以投降东虏,唯有插汉部的虎兔敦汗不能投降,谁让他是所谓的北元正统!他要投降了,早晚会给弄死的。另外,他也不能再往西去,因为西边的瓦剌联盟也不会接受他这个北元正统去投靠的,而且他的插汉部也打不过西面的瓦剌联盟。所以虎兔敦汗退到土默特川也差不多了。再往西走,恐怕就得部众星散,变成孤家寡人了。”

  这回不仅是王在晋感到惊讶,满朝文武全都惊讶了。

  这位少年天子对蒙古人的事情还挺了解的,而且分析的还挺到位。

  但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问题!

  这虎兔敦汗畏女真如虎啊!

  一想到这个人曾经蓟辽任上和他打过交道的孙承宗和王在晋就忍不住叹气儿了。

  这个人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别说为了明朝和建州女真打仗了,就算是为了他自己的统一左翼蒙古的大业,也不敢和建州女真硬碰硬——在天启四年的时候,虎兔敦汗曾经发兵讨伐倾向建州女真的科尔沁部,结果科尔沁部向努尔哈赤求援,后者派了莽古尔泰5000人去虚张声势,居然就把自称“四十万蒙古国之主巴图鲁成吉思汗”的虎兔敦汗给吓跑了。1

  吓跑了,吓跑了……

  也不知道他老祖宗知道了,会不会气的从坟里面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