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独阅读首页 > 大顺永昌 > 第一卷 > 第四十章 过河
第四十章 过河
作者:富春山居 数字:3295 吐槽:3 更新日期:2021-08-09 13:56:33

  杨珅拿着树枝在泥地上画出了一副简图,然后指着简图向鄂硕等满人军将说道:“这是我军所在的位置,顺河向上游走六、七里就是顺军列阵之所在,这里原本有座木桥但是被拆除了,不过再顺河往前走三里多还有一座木桥,这里也是顺军在河南的营垒所在。张桂,你来说说你查探的情况。”

  被杨珅带来的一人站出来先向几位满人军将行了礼,鄂硕看着其刚刚剃过的头,倒是露出了几分微笑说道:“军中无需多礼,你且上来说说你看到的沿路情况吧。”

  张桂答应了一声,但依旧保持着单膝跪地的姿势,低着头恭敬的说道:“小人早上带着三十多骑,受命沿河前往上游哨探…

  大约前行1里多地就看到了几名闯贼的骑兵在河边来回巡视,小人带人上前杀散了他们。继续往上游而去,闯贼的骑兵开始成队出现,不过幸好河边有树林和芦苇、高粱等可以遮掩人骑,让小人等摸到了闯贼在河北列阵处的对岸。

  不过从此处开始,闯贼已经砍光了河南附近的高于人膝的作物和树木,一直到上游的闯贼营垒处,似乎是防备我军派遣小队精骑袭击他们。闯贼于河南营垒附近有不少骑兵步兵警戒巡视,看守的极为严密,因此小人等不能靠近。

  小人略略观察了下,河北沿岸从闯贼列阵处到后方的一里半到两里位置,几乎保持着原样未动。不过在河北的高粱地后方则被削平树起了闯贼的营寨…”

  听完了张桂的侦查所见,鄂硕在内的几名满人军将又向他提了几个问题,鄂硕便让人赏赐了张桂一壶酒,夸奖了他几句,然后让他先退下了。

  鄂硕的副手马纳海即说道:“闯贼主要还是防备我们突袭他们身后的那座桥,倒是没有考虑过我们会绕河袭击他们在河北的军阵。不过我们这次哨探之后,他们也许就会注意到这点,要是他们派出一支军队在河南立营,和北岸的军阵隔河互望,那么我们就失去突袭的机会了。”

  鄂硕也点了点头说道:“通知各部准备出发,道喇,你带10名摆牙喇兵,再从明军那里挑选50骑,先把沿河的闯贼警骑给拔除了。”1

  一个个头不高但是身材极为壮实的满人答应了一声,便转身走去明军休息的地方,预备挑选合用的部下了。虽然名义上明军的指挥者杨珅还在这里,但是并没有人问过他一声,而杨珅也是一脸平和毫无不满之意。

  鄂硕打量了杨珅一眼,这才接着吩咐道:“杨副将,把你的部下分为三分,你带百余人直往闯贼守桥处冲去,只要吸引住河南的闯贼,就算你立一功。有没有问题?”

  杨珅用眼角余光瞧了一眼周边的满人,随即便安然的接受了被鄂硕剥夺了军队指挥权的现实。在吴三桂带着他们剃了头之后,杨珅就知道自己已经没什么其他路可以走了,难道顺军还会放过他们这些剃了头真心投靠满人的明军吗?既然如此,还不如老实的服从满人的命令为好,对于吴家和祖家的效忠,在他心里反而淡去了。

  确定杨珅是真心的服从了自己的军令,鄂硕这才对着马纳海说道:“你带100名满人骑兵和300名明军骑兵,跟在杨珅身后出击,到了闯贼军阵后方一里处渡河。

  我带着其他人跟在你身后,若是闯贼在河南有伏兵,我替你挡下,你只管往河北冲,只要能够冲动了闯贼在河北的军阵,我们就赢了这一仗…”

  安排好了出兵次序,鄂硕又派人过河通知了本阵,告知了自己的方略和大致的出击时间。随着这支奇兵在河南开始行动,河北的联军主力也开启了下午的作战。这一次,联军的进攻频率要比上午加快了,甚至还有几队人马冲到了南翼营垒前,填平了几段浅壕。

  大顺军的各阵将士渐渐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正面战场,也就在这个时候,河南的顺军警戒哨发出了敌袭的警告。成队的联军骑兵从树林、高粱地中穿出,向着河南的桥梁处冲击而去,几十骑大顺军骑兵拼命的躲开了联军骑兵的冲击方向,向着自家营垒奔跑而去。

  当李自成得到消息之后,整个人反而轻松了下来,他一边跑去了搭建好的观战点,一边心里想着:总算是来了。当他在高高的木台上拿起望远镜时,正看到联军骑兵中间的一部分转向开始向北渡河,枯水期的泃河也就五、六十米宽,这段下面几乎都是沙石底,最深处也就到人的大腿位置,因此人马徒涉并不困难,不过倒是把骑兵的速度都消耗掉了。

  不过,这一次的骑兵奇袭主要还是在于一个奇上,趁着闯贼步兵没有防备的时候,骑兵突然出现在他们的侧后方,哪怕没有了速度都能够让这些步兵出现恐慌了。

  冲在众人之前的张桂就是这么想的。作为哨探领队他得到了鄂硕的夸奖,同样也被留下成为了马纳海的领队,毕竟只有他亲自看过这边的河道,知道什么地方更适合渡河。而鄂硕也允诺了他,只要他能够成功带队过河,必然会保举他一个拖沙喇哈番。

  拖沙喇哈番翻成汉语就是半个前程,作为一名辽东军出身的底层军将,张桂当然是知道满人的前程是怎么回事。看起来像是明军的功劳,其实内里还是差别很大的。

  大明的军功,一颗首级50两银子,要是砍的多了还有官爵之类的赏赐。当然,这套赏功体系到了明末就差不多都完蛋了,银子被太监、文官贪污了,官爵则落在了将门子弟手中。因此你在明军中作战再勇猛,没有得到上边的赏识,就不可能得到提拔和落实奖赏。2

  至于满清这边的军功体系,首先努尔哈赤刚起兵的时候,没人会稀罕他封的官职,而努尔哈赤也拿不出那么多财物来奖励勇士,于是就编制了这套军功体系。

  这套军功体系的核心就在于保证分赃的公平性,努尔哈赤起兵主要还是以劫掠明人城镇和蒙古各部为主,那么打赢了之后如何分配财物和人口,就要按照出力的大小进行分配。当时的八旗规模很小,一旗只有24牛录,因此每个牛录就被称之为一个前程,也就是300人的战利品。

  不过随着后金不断扩张,和对于私兵的打击,这套用于部族分赃的分配体系也转为了对于个人的军功赏赐体系。当然,和一个小部落相比,个人动不动就拿一个牛录的战利品份额就有些夸张了,所以这才有了半个前程、三分之一个前程、三分之二个前程的分法。

  也就是说,只要这一仗打赢了,他就能分得150人的战利品份额。这样的奖励当然刺激了张桂,让他勇气满满的冲在第一个过了河,试图向身后的满人证明,他的哨探成果是真实的而非虚构的。

  张桂的表现获得了马纳海的认同,紧跟着他过河的马纳海让他跟在自己身边,然后指挥着身后的部队向着东北方不到300米的大顺军军阵冲了过去。

  这里的河堤同其他各处并没有什么区别,自然凸起的土堤,然后是略低一些的河岸。靠近河岸的是被开垦出来的田地或是自然林木或长着芦苇的积水洼地。从马纳海的视线望去,他们和大顺军军阵的后方之间,除了几十株树木外,就是一处芦苇地和一片长得有些奇怪的高粱地。

  说这片高粱地有些奇怪,是因为此时正是高粱的生长期,其他的高粱地都是密密麻麻的青纱帐,唯有这片高粱地长的极为稀疏,不但可以透过这片高粱地看到对面的景色,这片高粱也长得有些焉头焉脑。

  不过马纳海也没有多想,因为他看到顺军军阵已经开始动作起来,他不能再给时间对方了。于是他命令一队约30多人的明军骑兵为第一队冲锋,让手下恩克伊带着已经整理好队伍的100多骑兵做第二队,然后自己则整理着剩下的骑兵做第三队。

  只是他这边才堪堪将剩下的骑兵列队,开始冲锋的第一队和第二队人马就陷入了困境。站在他身边的张桂看着那边人仰马翻的场景,惊讶的说道:“那里不是高粱地,也是芦苇荡的一部分,那些闯贼砍了芦苇,然后把高粱绑在了芦苇扎成的草排上,这是个陷阱…”

  马纳海看着远处自己的部下也是一脸的铁青,一百多名骑兵此刻大多陷入了泥潭中,虽然泥潭没有淹没骑兵的深度,但是困在泥潭中的骑兵已经成了闯贼火器兵最好的射击对象,而一队队闯贼的长矛兵也跑了过来,阻止骑兵闯过这片芦苇荡上岸。

  看着这些骑兵被挨个杀戮的场面,虽然主要是明军,马纳海也是充满了怒火,他随即向着后方列好队的骑兵喊道:“跟着我,跟着我,穿过这边的高粱地,我们绕过去砍死这些南蛮子…”

  于此同时,在河对岸停下观望的鄂硕,注视着杨珅所部冲击的方向,正思考着闯贼的伏兵会放在什么地方时,他身边的摆牙喇突然对着他喊道:“南边,大人,南边…”

  鄂硕转头看了一眼,顿时失色,南边约莫2、3里的地方一片尘土,一支骑兵部队正向着他们冲来。这个距离上,他们这些停下的骑兵和步兵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都是挨打的木桩。

  鄂硕脑子里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闯贼是故意露出这个破绽让我们好袭击北岸的吗?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不过口中却毫不迟疑的对部下大喝道:“过河,过河,只要冲垮了北岸的军阵,他们就要逃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