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时37分,国家战略研究中心。
虽然已经向中央呈了几份紧急预案的草案,但是紧急战略研讨会还未结束,还在继续。
负责外事战略研判的小组组长还是对于几个小时前提交上去的草案也些许不解。
“既然草案已经决定了,我还是支持研究中心的决定,坚决配合研究中心的工作。
当然,我个人还是保持我自己的意见。
不应该将2024时空的各国政要,都放回去。”
王吉昌看了一眼那位负责外事战略研判的小组组长,嘿嘿一笑:“若是你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扣人了哦。1
恐怕,这与咱们的一贯外交作风不符吧。”
“这……”
这时候,负责工业生产战略研判的小组组长打了个岔,插进来说道:“我们这边是支持放各国愿意归国的政要回去的。
王主任的意思,我算是看明白了,从长远来看,应当如此。
且不说你把人扣下来,面子上我们不太好看,行为上也违反我们的外事准则。
我们从2024穿越到1936,88年的科技差距,给了我们碾压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还得提防因为国内外的实力差距过大,而滋生起来的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民族主义。”15
说罢,那小组组长看向王吉昌,只见王吉昌点了点头,示意其继续。
“刚刚穿越,我们必然会成为周边势力的情报黑洞,这一周之内,少不了会与周边海陆接壤的势力爆发军事上的冲突。
苏日不用说,已经讨论过了。1
拿苏日杀鸡儆猴,展现硬实力,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求得未来和平发展的空间。
灭日不用说了,我们没有借口,也没有理由,因为我们不需要。2
31年日寇入侵神州大地,到现在,这场战争还未结束,我们得击败日寇,推翻日本军政府,消灭日本军国主义,彻底根除日本军国主义生长的土壤,从而为这场抗日战争画上句号。
至于苏联,咱们这里也已经统一了意见。
蒙古现在还在民国的版图上,是我们合理合法的领土。
至于外东北和外西北,原则上我们不应该就此问题对苏联继续动武。
但是站在民族的角度上,我们回到了过去,有了弥补遗憾的机会,就不能让这个能让我等这些后人感到惋惜的事情,继续保持到未来。
再加上列宁之前的承诺,我们有合法的理由,从苏联手中将外西北和外东北给收回来。3
当然话扯远了。
和周边势力从最初的不了解引申的冲突,到后来必然会变成接触,毕竟我们不会闭关锁国,不会搞孤立政策。
我们国内的经济活动,也必然会促使我们走出去,和这个时空的外国人打交道。1
而打交道,外国人也会觊觎滞留我国的,那群来自2024年的外国人。
先不说我们放不放人的问题,我就说说,我们放人和不放人对我们所产生的利益。
首先,我先说说不放人。
2024年的滞留外籍人士,其普遍的文化水平素质,必然会比当下时空平均水平高。
因为穿越,外国市场一刀切,全没了。
短时间内,我们只能依靠这几年打造的内循环。
而这部分滞留外籍人士,恰好可以弥补一部分内循环消费能力的不足。
虽然这个弥补的量也不大,但是聊胜于无吧。
其次我们可以从这部分滞留外籍人士里面吸收技术、学术、财富型人才。
举个例子,宝马中国,他们会回到德国去,寻找他们的母公司,认祖归宗么?
我想恐怕未必,资本是逐利的,他们懂得选择。
宝马中国大概率过些天就会宣布,他们更名为中国宝马,反攻德国,而不是回归德国。7
这就是我们从滞留外籍人士中,吸收转换而出的成果。
当然,这也是大家的想法,全部滞留外籍人士‘扣’下来。
除了维系我们内部的发展外,也是防止科技、情报的外流。”2
研讨会上的一部分人点了点头,那组长继续解释道:“那么,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需要多部门联合执行,毕竟外籍人士太多了。
大家也都知道,往往多部门联合执行的事情,是相当麻烦的事情,这不光是嘴巴上讲讲的问题,需要协调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其次我们真的将这群人都‘扣’下来了,那么网络要怎么办?
和这个时代的外国人接触,必然会有外国的外事人员进入我国。
学习使用办公软件对他们来说或许很难,但是学习上网很快吧?1
学会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一切都通了。
他们是1936年的人类,不是1936年的猴子,人家不是傻子。
网络上,可以查到公开的一切。
好,这时候就会有人说,屏蔽网络上所有的东西,但是这现实吗?
一说是这需要网信办等多部门的联合动作,二是还会影响到我们自身的教育水平。
你孩子查资料怎么办,一查二战怎么爆发的,404。3
一查二战后的历史是什么样的,404。2
一查收音机、手机、BB机、电视机、电脑、汽车的制造原理,404。3
这哪里是防止他国掌握我国的科技,这根本就是限制我国年青一代知识的索求。
锁的不是他国的科技,而是锁的我国青一代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我们不是韩国,也不是西方。
我们尊重历史,不粉饰历史,更不编造、篡改历史。
对于不好的历史,我们或许不喜欢,但是我们最多也是中立性的记载,亦或是避重就轻的一带而过。3
大家扪心自问,一群2024的印度人,来到我国,查百科,查资料,真的就能带着这些资料,用20年或者100年的时间,让印度追赶上我们吗?4
我们不会停滞发展,印度人拿着这些网上公开的资料,追赶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在发展。
即便我们停滞了,他们没有成系统的工业体系,没有成系统的教育、科研体系,根本不知道我们现在这些高科技乃至大量的民用产品的核心是什么,他们怎么追赶?
自信点,根本就不需要担心他们回去,不需要这个时代的国家追上我们。9
他们有这个追赶的动力,是好的。”
那组长说到这里后,停了下来,喝了口水,休息了下,继续说道:“那么我说下放这些人回去,对我们的利益吧。
无论是这些国家的政要,还是滞留我国的普通外籍人员。
他们回去,只有两类。
一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我们‘扣留’这部分人确实就说不过去了,我们不是美国,我们干不出这样卑鄙的事情。15
二他们希望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奉献,他们希望改变他们在这个时空的祖国,从而追上我们。
这种满腔热血的人,不正是曾经的我们吗?3
难不成诸位打算效美国之法,行美国之事?2
而且这个时空的各国领导人不是傻子,他们必然会希望我国将这些人‘放’回去,甚至可能希望从我们手中,将在这群‘属于’他们的外籍人士‘赎’回去。
因为这样,他们的国家发展会得到提速。
当然这是我个人对王主任的理解,我从王主任这里得到的启迪。”
说着,他看向了王吉昌,只见王吉昌微微颔首肯定,他继续说道:“他们回去会促进各国工业发展的加速。
而工业发展,必然会促进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生活水平提高,就意味着购买力的提升。
购买力的提升,就意味着他们拥有更多的财力购买我们的商品。
我们不可能单靠内循环这个引擎来实现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外循环虽然对我们来说现在是一片荒漠,但是这个在我们面前如同白纸一般的外部市场,不正适合我们去用我们的颜色,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的标注去开发改造吗?
所以放他们回去,也是对我们有利的。
我个人赞成王主任的方案,愿意回去的人回去,愿意留下的人留下,咱们不强求。”
这么一说,那名负责外事研讨组的组长也反应了过来。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主,经济发展,自然而然会决定国策的方向。
改变一个国家,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事情。
短时间改变一个国家,更不是一群人能办到的事情,哪怕他们都是来自2024年的专业人才。
没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工业体系、科研体系,没有全国上下一条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态度,短时间内,他们根本就办不到。1
反而在因为这些国家寻求工业化的推进,会一步一步的融入到国内的这个大市场中,形成配套产业的一环。
想明白后,责外事研讨组的组长点了点头:“我明白了,王主任,我赞同你的方案,去留自愿,我们不强求。”
王吉昌笑吟吟的点了点头,让身后的李迅继续做笔记,道:“那么好了,我们现在继续讨论下市场调整和经济建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