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独阅读首页 > 大时代从1840开始 > 第一卷 > 第5章 商议
第5章 商议
作者:大白菜 的苦逼 数字:3816 吐槽:99 更新日期:2023-06-02 18:19:05

  刘仁明到了山下牲口棚外,刘礼勤喊了一声,刘仁明另外一个书童刘礼简从树林中钻了出来,看到穿着长衫,踩着平步青云靴的刘仁明,高兴得问道,“少爷,您下山了?”

  刘仁明混成了秀才相公,自然要有跑腿的,当他院试通过回到老家时,族长就给他挑选了一对远房兄弟礼勤、礼简作为书童,一开始两个孩子还有拘束,但很快他们就把刘仁明当成亲人。

  这也不例外,刘仁明是后世来人,平等是发在内心的,他把两个孩子当成是自家兄弟,每天不仅教他们认字,还教他们学算术,吃饭的时候还让他们和刘家人一起吃。

  对于刘仁明教书童认字,刘家父兄倒没意见,毕竟是秀才的书童,总要认识一些字,但吃饭都和刘家人坐在一起,刘宗武觉得不合适,我儿子都已经是秀才了呀!1

  “父亲,礼勤、礼简和我一样,都是刘氏一族,是孩儿的远方兄弟,仅仅因为他们家过得贫苦一些,就把兄弟当成仆人吗?孩子以为不妥!”

  刘仁明则不以为然,接着说道,“没有宗族的支持,也没有孩儿的今天,当日我求学需要借钱,礼勤、礼简的父亲那么困难,也都拿出了几十钱,虽然很少,但情义却很重,现在孩儿刚刚有些成就,又怎么能忘本呢!”7

  刘仁明这么一说,刘宗武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不应该,再说了,儿子都是秀才了,他说得肯定是对的,所以刘宗武也没有阻拦,就让礼勤、礼简和刘仁明的嫂子黄氏、妹妹香春坐在一起吃饭,把他们当成家人看待。

  过不了多久,礼勤、礼简就产生了归属感,这一幕被族人看到,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虽然有人说礼勤、礼简没大没小,但大多会夸奖刘仁明几句。

  刘仁明很会做人,不管是中秀才前,还是中秀才后,都和过去一样,对周边乡人虽然客气,见到人都很礼貌的称呼他们,有人劝说他你现在是秀才了,怎么跟贩夫走卒称兄道弟?他就说,都是族人亲属,怎么能和外人一样呢?3

  刘仁明这么做事,乡人自然挺满意,觉得这个小秀才很会做人,不像有些人,刚刚有些成就尾巴就翘得老高,自然而然,四邻八乡有什么事情,也都愿意喊他。

  虽然个子矮小,但刘仁明长相还算端正,所以乡村的祠祭、墓祭、会祭、丧葬、冠礼、婚礼以及迎神赛会等各种场合,需要用到礼生时,刘仁明就成了首选,毕竟是少年秀才,看着顺眼,而且嘴巴又甜,谁不愿意被秀才公喊一声叔呢!16

  当然了,被邀请参加这样的活动,自然也不能白参加,除了吃饭座位比较好以外,有时候还有一到两斤猪肉相赠,所以自考中秀才后,刘仁明多次见到油荤,刘仁明的身高直接就窜高了至少五公分,而每到这个时候,刘仁明就会想到美洲大陆上的黑奴,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太苦了,连黑奴的日子都比不上!22

  刘仁明点点头,骑上刘礼简牵过来的小毛驴,在兄弟两人的护佑下,三人返回家中,走了两个多小时,这才在天完全黑之前赶到家中,刘仁明全身上下都汗津津的,尤其是拖着的那根猪尾巴,更是臭烘烘的。5

  刘仁明和父兄寒暄几句,简单对付吃了一点,等到身上的汗稍稍干了一些,就赶紧洗漱,虽然早就习惯了,每每这个时候,他都会咬牙切齿,大夏天的,留根猪尾巴,实在太难受了……6

  洗漱一番后,刘仁明神清气爽,夏天炎热,他的母亲和妹妹留在家中,其他人还是与往常一样抬着凉床前往河边乘凉,这个时候差距再一次出现,村人自发的把最好的位置留给刘仁明一家,至于族长一家,人家和妻妾纳凉的地点有家仆看守,压根没有村人敢往,特权无处不在!

  看到刘仁明一家过来了,躺在凉床上的村人们不管有没有睡着,都爬起来主动问好,刘仁明一家人也早就习惯了,一边和他们打着招呼,一边经过,规矩也无处不在!3

  一家人坐下,刘仁安就把送小聘的经过,以及刘周两家论婚时商议的条目一一低声告诉了刘仁明,刘仁明计划在秋天前往扬州游学一番,他原来的打算是等到过年前从扬州回来再结婚,若是这段时间已经在扬州站稳脚跟了,婚后就带着妻子一起去扬州。

  刘刘仁明这样考虑很合理,因为清代民间的婚期多选在秋冬,尤以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为最佳,这是因为民俗中有“送灶”后,家中已无司命纠察,故嫁娶之事可随意举行;再者此时正值农闲岁尾、秋收冬藏之后,家有盖藏、人有闲暇,便于举行婚嫁活动。2

  但刘仁明想游学的消息,被周家知道后,周家希望早一点结婚,这里面有两点考虑,一是周家大姑娘岁数大了,拖延不起,到了腊月,周家大姑娘过了周岁,虚岁都19了,这在清末是绝对的晚婚。2

  二是多少有些担忧,刘仁明虽说不至于悔婚,但刘仁明表现出来的潜质大家都看在眼里,万一刘仁明出外游学,人家送给他几个丫鬟什么的,抢在周家大姑娘前面怀孕了,周家大姑娘以后麻烦就大了。

  偏偏周家大姑娘又是大脚,当时人大多瞧不起,若是刘仁明以此为由,冷淡周家大姑娘,那真是哭都哭不出来,都是爹生娘养的,谁愿意姑娘嫁人后吃苦,周家的算盘是让两人赶紧成家,最好很快怀孕,这样万一夫妻不谐,周家大姑娘未来也有个依靠……

  听着刘仁安低声说出周家的顾虑,刘仁明微微叹了一口气,“何以至此?我不是这般人!”

  “仁明,既知亲家顾虑,你日后一定要善待妻子!”

  “孩儿明白,请父亲放心!”

  刘仁安的妻子黄氏有些不明白小叔子为什么要游学,她低声和刘仁安说了两句,刘仁安就问道,“仁明,我听人说,考中秀才后,你还要参加学政老爷主持的科试,只有科试通过了,才可以前往南京考取举人,你接下来不是应该好好温习功课吗?为什么要跑出去游玩?”3

  刘仁明心里说,鬼才去考什么举人,老子有个秀才就够用了,不过他笑着说道,“大哥,你有所不知,我的学问还有些不够,这一次院试我排名最末,险些落榜,以这样的成绩前往南京,压根考不中举人,何必花冤枉钱呢?10

  我不打算参加明年的科试和后年的乡试,想着出去走走,与各地的才子们交流一二,好增加学识,顺便也好赚些金钱,为五年后的乡试做准备,如此机会才大一些!”

  刘仁安有些失望,不过想到李家老爷快四十岁了才中举,哪怕是刘仁明的老师徐老爷名气那么大,也是二十三岁才中举,可见刘仁明选择等一等绝对是正确的,他立刻安慰弟弟,“仁明,你这么年青,就算现在学问有些不够,以后肯定能够考中举人……”

  刘仁明必须打消父兄的贪恋,“大哥,你有所不知,举人太难考了,根据前人的经验,两百人中能有一人中举已然十分难得,而我等所在江北,文风远不如江南,三百秀才中能出一举人,已经足以奔走相告!”

  “啊?竟然如此难?”

  刘仁明微笑着摇摇头,“当然难,否则何来金举人之说?”

  刘仁安有些奇怪,“二弟,你怎么一点都不担心?”

  “大哥,我读书是为了让家人日子过得更好一些,可不是为了赌百一之可能而什么都不顾,如今能考中秀才,已经是邀天大幸,接下来自当好好经营家业。

  若是家有余财,学识名望远近皆知,自当赴考南京,争取一举得中;若是条件不足,则需不断积累田宅财物,教授子侄,培养后嗣,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此李氏兴旺之道,我刘氏亦当效仿!”

  刘仁安这才恍然大悟,看了一眼黄氏,搓着手兴奋的说道,“二弟真是聪颖过人,如此说来,我儿未来也可读书?”

  “嫂嫂有孕了?”

  黄氏闹了一个大红脸,她摸着肚子细若蚊声,“小叔,不要听你兄长胡说,妾身还没……”

  话虽如此,但黄氏还是对未来充满着希望,若是未来自己的儿子跟在小叔后面读书,未来成为举人,甚至于进士,那该是什么样的日子呀?

  刘宗武默默听着兄弟两人低声聊天,突然插话问道,“仁明,你准备如何赚取金钱?”

  “孩儿听说,扬州盐商喜欢招募幕僚,越是年青,价码给得越多,岁修百金都有可能,孩儿准备前往应幕,以孩儿之才,若能积累几年,可得数百两纹银,不仅可以应考,还可以购置一些田产,让父母兄嫂可以过上好日子,也可以给姐姐和妹妹再添补一些嫁妆!”

  刘宗武听完,忍不住抹着眼睛说,“我儿,真是难为你了!”

  “父母兄姐为我的学业付出众多,我一向感记在心,现在我已然长成,自当努力,不负父兄之望,只是孩儿一向文弱,需得孔武之士护佑左右……”

  刘仁安眼睛一亮,“弟弟勿忧,我可护佑左右!”

  “大哥,现在你的首要任务是为刘家添丁!”

  黄氏脸更红了,不过却抓着丈夫的手不让他继续说,黄氏想了想说,“妾弟中杰、中豪一向不爱读书,不事生产,父母甚为担心,若是小叔不嫌弃,可护佑左右!”

  刘宗武点点头,“黄氏兄弟,曾随亲家出外经商,确实是不错的人选!”

  刘仁明秒懂,刘黄两家能够结亲,自有一番缘故,刘宗武和黄氏的父亲年青时曾经相伴贩运私盐,结下来深厚友谊,要不然也不会约为亲家,等到刘仁安和黄氏兄弟陆续长大,他们也继续父辈的道路,贩运私盐,好贴补家用。5

  这条路是合肥农民除考试之外第二条出路,此时规模已经非常大,或数十人,或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一伙成群贩卖私盐,遇到官差了,就武力拒捕,轻则带伤,重则致命。3

  这些团伙贩卖私盐的人被称为捻子,是后世捻军主要来源,淮军名将刘铭传也是干这种事起家的,也正是因为干这种活的人太多了,所以清王朝的打击很严厉。2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无数豪杰干起了这桩杀头买卖,谁让太来钱了,一个团伙月入上千两白银是寻常事,但这一类的黑社会团伙能赚到大钱,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只有头头,喽啰赚不到多少,而且风险太大,一旦被发现,脑袋就没有了,还会牵连家人。

  所以刘父、黄父更名换姓做小喽啰赚到了一些钱后,就回乡购地,安心做了农民,一旦有金钱需要了,才会出门冒险一搏,刘家那十来亩地,还有刘仁明的学费就是这么来的……9

  这一类敢于贩卖私盐的人,不仅敢打敢杀,还必须吃苦耐劳,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虽然这些人纪律性不算很强,与比不上自耕农,但很适合用来干脏活。

  刘仁明想做大事,自然要有一些人手,很早就盯住了这帮狠人,但做事要一步步来,先拉拢关系,尽量多认识一些朋友,他的基础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