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独阅读首页 > 汉末骑砍风云录 > 第一卷 始动 > 第65章 借花献佛
第65章 借花献佛
作者:段瑕 数字:2595 吐槽:8 更新日期:2023-09-03 07:59:49

  作为故主,冯巡加入竞争之后,直接就杀死了比赛。

  赵苞曾在冯巡门下寄身多年,又是冯巡果断将他拔擢为兵曹掾史,还将甘陵军所有骑兵托付给他,这才给了他一个表现的出头机会,随后又表他为广宗长……知遇之恩如此深厚,又岂是素昧平生的郭典或刘虞所能相比的?

  况且他给出的条件也远比郭典或刘虞所能给的要优渥得多。

  别驾、五官掾和长史这三个官职中,别驾的官秩是最低的,最初只有区区百石——那是因为当时的刺史也不过只有六百石而已。

  由于刺史的职权、地位甚至包括名称都一直在变化,所以其佐吏设置也常有变更。如今主要有治中(也称功曹)、别驾、都官、簿曹、郡国、兵曹诸从事,其中治中掌人事推举任免;都官掌监督百官;簿曹掌钱粮统计;郡国监督各地文书、察举非法(州下每个郡国都各设一位);兵曹掌兵事(非边境的内地州,除非有战事才会设置)……

  几乎每位从事都有明确的工作分工,但别驾是唯一的例外,它的定义是什么?是当刺史“行州”(到州内各地巡视)的时候,不可以和刺史坐同一辆车,故名“别驾”。

  为什么别驾不能和刺史同车呢?是因为怕他和刺史一起出了意外,导致无人主持州内大局。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别驾其实就是刺史给自己选择的“备胎”。1

  换句话说,在所有的刺史佐吏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刺史本人态度立场的,就是别驾。

  一州诸从事佐吏中,唯有治中和别驾被视为“上吏”,相当于公认的高级干部。

  “五官掾”则与“功曹掾”同为郡守、国相的左右手,和别驾一样没有固定的职责,通常是当功曹以下诸曹出缺的时候,暂时代理其工作,相当于郡守国相属下的“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其官秩也和“功曹掾”一样,同为四百石,是守相能够自行任免的官秩最高的佐吏。

  之前河南尹何苗打算征辟乐隐,让其担任的职务,就是“五官掾”。

  至于“长史”,就比较复杂了,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以及大、车骑、骠骑、卫等重号将军之下均设有长史,为各府属下诸掾之长,相当于秘书长或参谋长。这些长史的官秩均为千石。

  此外,包括度辽将军在内的各杂号将军、匈奴中郎将、乌桓校尉、护羌校尉麾下亦设有长史,官秩为六百石。

  然后就是诸边郡不设丞而设长史,官秩也是六百石。

  最后便是“西域长史”这个比两千石的怪物,名为长史,其实行都护之事,如今的西域长史是张晏。

  无论冀州刺史还是常山相,属下都没有长史之职,冯巡说的长史,显然是指中郎将的佐官。冯巡的中郎将与匈奴中郎将、乌桓校尉、护羌校尉官秩相同,所以这个长史,也是六百石。

  这个长史,可不仅是掾吏之首的秘书长,而且还能带兵打战,俗称“将兵长史”是也。

  冯巡一人身兼三职,就需要建立三套班子来推进工作,他竟然在三套班子里面,都给赵苞预留了关键性的职位,这份诚意不可谓不足。

  茂才就是秀才,汉武帝时开创的察举科目,后来因为避光武皇帝的讳才改叫茂才。

  汉朝的秀才和后世科举制下滥大街的秀才可不是一码事,两者的含金量完全不一样——只有三公、司隶校尉和各州刺史(或州牧)才能每年各举荐茂才一人。

  西汉十三州,每年名额就是十七人;东汉把朔方刺史部合并进了并州刺史部,再把司隶也算进刺史部里去,还是保留“十三州”之说,但每年茂才的名额就变成了十六人。

  换句话说,两汉的茂才,珍稀程度大概还在如今各省的高考状元之上……

  至于孝廉么,每年各郡国举荐的总数都超过两百人,是茂才的十多倍。

  而且茂才推举是涵盖孝廉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先被郡国推举为孝廉,随后再被三公或刺史推举为茂才——比如说,如今的左中郎将皇甫嵩,就是一个例子。

  最后,孝廉都要去洛阳担任一段时间的“郎官”(包括中郎、侍郎、郎中、议郎四种),以学习处理政务;而茂才往往会跳过这一步,直接去担任县令级别的中级官员……

  举个例子,据《后汉书·班彪列传》记载:及融征还京师,光武问曰:“所上章奏,谁与参之?”融对曰:“皆从事班彪所为。”帝雅闻彪才,因召入见,举司隶茂才,拜徐令,以病免。

  冯巡这么一跳出来截胡,比交情比不过人家,比提供的官秩比不过人家(长史六百石),就连推举的等级还是比不过人家……郭典唯有悻悻然掩面而退,刘虞则忍不住嘀嘀咕咕地哼了一声:

  “刺史而已,好稀奇么,我又不是没有当过。”

  这倒没错,他之前也曾经当过刺史,而且还干得很不赖——据《后汉书·刘虞列传》所载:虞初举孝廉,稍迁幽州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

  郭典、刘虞、赵苞离去后,冯巡这才拿出牵招的信递给刘大韦。

  联军的实际指挥者其实是刘大韦这件事,冯巡还不想这么早就让别人知道。倒不是冯冀州好面子才想要刻意隐瞒,而是声望对于现在的安平世子来说确实有害无益。

  “我军久战兵疲,若地公右方有退兵之举,就由他去吧。冯使君可令牵招相机自专行事,但无须贪功冒险。”

  冯巡点了点头,又递过来一卷竹简,刘大韦接过来一看,却是他给天子的奏折。除了表乐浪郡守张岐为安平相,表安平仆孙圭为乐浪郡守之外,还表安平中尉府军司马崔均为乐浪郡尉。

  这样一来,乐浪郡政、军两方面的一把手,都换上了刘大韦信重的心腹之人。2

  “甚善,此事多承冯使君照应,宅感激不尽!”

  刘大韦起身,认认真真地对冯巡拱手行礼,躬身及膝。

  “殿下无须见外,此乃投桃报李也。若非殿下率军来援,大王与巡亦难免沦于蛾贼之手,巡至今想来,犹自后怕不已。”

  冯旭苦笑着摆摆手。

  “对了,差点忘了恭喜冯使君!宅无以为贺,就以此物聊表心意。”

  刘大韦笑嘻嘻地将手中那把造型怪异的扇子递给冯巡,后者茫然接过,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了几眼。

  “时值三月,身在冀州,炎夏尚远,殿下何故送我这柄扇子?”

  “此扇自蛾贼处所得,不知为何物所制,质地竟甚是坚固,冯使君不妨经常带在身边把玩。”

  刘大韦笑嘻嘻地回答道。

  其实,这是他获得的第一件“特殊奖励道具”——黑羽扇,在《骑马与砍杀:风云三国》中,原本产出途径是首次击败张宝必定掉落。4

  其参数为:

  耐久:400/400;

  重量:1;

  抗击:14;

  尺寸:140;

  速度:110;

  ——没有错,看起像把扇子,名字也叫“黑羽扇”,但它其实是一面盾牌……1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对于走弓骑路线的刘大韦来说,这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与其留在自己手里浪费,还不如送给或许能派上用场的人。

  比如说冯巡。

  就像现在这样,他拿上这柄扇子,至少气质上就很合适,有那么点诸葛丞相的范儿……

  这也算是借花献佛了吧?

  “那便谢过殿下!”

  冯巡苦笑着对着自己的脸上虚扇了几下,在铺面而来的微凉气流中,惬意地眯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