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独阅读首页 > 重回78平步青云 > 第一卷 > 第16章 邮票
第16章 邮票
作者:三种红色 数字:2016 吐槽:4 更新日期:2023-10-23 09:00:01

  田家昌对着镜子看了半天,将安云大学的校徽小心翼翼别在胸口上,丁建国和虞山卿也是一样,他们都做好了出门的准备。

  现如今别着大学校徽出去逛街,那绝对是最拉风的配饰,到哪儿都能赢得一片羡慕的眼光。

  “小辉,好了没有啊?咱可不能让人家等急了!”看到宋运辉还在书桌边写信,虞山卿忍不住催促道。

  昨天宋运辉去师大约宋运萍一起进城逛,结果她宿舍的舍友也要跟着,于是就变成了两个宿舍之间的联谊。

  “小虞,人家小辉有正事儿,你催什么呀!”丁建国出来主持公道。

  “老丁同志,你结婚了我们几个可还没有呢!咱们化学系又没几个女生,现在还不容易有接触外校女生的机会,必须得珍惜啊,老田你说是不是?”虞山卿找田家昌帮忙。

  “小虞说得对,老丁你也年轻过,少年慕艾的道理不会不懂吧?”田家昌对自己的发型好像还有点不满意,又拿着梳子梳了起来。

  “什么叫我也年轻过?我现在也很年轻好么?”丁建国不乐意了。

  “好了,好了!不好意思啊,想和家里说的话实在太多,一下笔就控制不住了!”宋运辉此时也把信写好了,连忙塞进信封里收好,带着他们一起出门。

  出了安云大学,到师大门口的公交站稍微等了一会儿,宋运萍就带了几个姑娘出来了。

  互相介绍一番,大家一起上了公交车,前往市中心,这趟车上坐的几乎都是学生,大家兴高采烈地聊天,一路有说有笑,到市中心才陆续下车,有的去百货大楼,有的去新华书店,还有的和他们一样去邮局给家里寄信。

  学校附近倒是也有寄信的地方,稍微走几步就到了,可今天大家都是出来逛街的,那自然到市中心寄信更方便。

  “姐,你给家里的信塞我信封里一起寄吧,这样还能省一张邮票!”走到邮局门口,宋运辉把宋运萍的信拿了过来,然后就准备进去买邮票。

  走到跟前一看,只见邮局门口墙上镶嵌着几格玻璃栏,上方写着样票两个字,下面则是各种邮票,旁边还有提示:室内严禁交换邮票。

  咦,集邮现在就开始了么?这倒是可以买点,样票栏提醒了宋运辉,从现在开始收集邮票的话,收益率还是蛮高的。

  宋运辉曾经在多部网络小说里看到过主人公集邮的场景,但是到最后那些主人公都已经不需要通过出售邮票来赚钱了。

  然而他可不一样,宋运辉是打算走仕途的,不会将精力放在生意上,这时候备点邮票,将来遇到什么事情也能轻松一些,集邮换来的钱纪委也无话可说。1

  进到邮局里面,可供挑选的邮票并不多,只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教员逝世一周年》、《伍豪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堂》等寥寥几样。

  宋运辉后世单位有几位喜欢集邮的老领导,耳濡目染之下他也知道一些行情,这几种邮票都是发行量很大的普品,唯独《纪念堂》稍微珍贵点,整版能卖到两三千块。

  不过没关系,马上就有珍邮要冒出来了,明年十月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在北京展览馆开幕,为庆祝展览开幕,邮电部发行了《从小爱科学》小型张。

  这枚俗称大眼睛的邮票发行量只有十万枚,因为数量稀少而深受集邮爱好者追捧,单枚价格就超过了两万。

  而后年,大名鼎鼎的猴票就要出场了,到时候多收上几版,轻轻松松就能实现财务自由。

  “给我拿八张零票,再各拿一张整版!”宋运辉掏出钱递了过去,《科学画报》给的稿费很是丰厚,他现在的积蓄已经超过了三位数,买几张邮票根本不是问题。

  “小辉,你这是要集邮?”宋运萍有心想劝他不要乱花钱,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姐,我就买几版存着,不会多买!而且《科学画报》在回信里说了,以后我要是有类似的文章,还可以发给他们!所以你就别担心了!待会儿我先给家里汇五十块回去,咱俩上学,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现在我能挣钱,就该让爸妈轻松点!”

  见弟弟有分寸,宋运萍就轻松多了,她笑着说道,“你就算汇回去,他们肯定也舍不得花!”

  “就算不花,兜里有钱底气也足些!等放寒假的时候,我俩再过来买好东西给他们带回去!这样他们就无话可说了!”这一点宋运辉也想到了。

  去汇款的窗口给家里汇钱,然后把给信贴好邮票塞进邮筒里,宋运辉写了三封信,一封寄给家里,一封寄给徐县长,向他汇报自己和宋运萍的大学生活,并再次对他表示感谢。

  关系就是这么处出来的,宋运辉还打算等寒假的时候再去拜访下老徐,打交道的次数多了,双方的感情自然会升温。

  最后一封信寄给山背大队的妇女主任,宋运辉插队的时候一直住在他家,肯定得感谢人家。

  另外她家孩子就是电视剧里另一位主人公杨巡,很快杨巡就会开始到处跑生意,将来或许还有打交道的机会。

  出来的时候看见丁建国眼圈有些泛红,他刚才打电话去了,从他的表情可以猜测电话里恐怕没有得到他想要的消息。

  “丁哥,别担心,我家都摘帽子了,你家应该也快了!”宋运辉安慰道。

  “最近来家里的人变多了,或许就跟你说的一样,好消息快到了!今天不说这些不开心的,既然出来了就好好玩,咱们接下来去哪儿?”丁建国也感受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先去新华书店吧。”宋运萍的建议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这一时期大学生最热衷的还是读书。

  书店距离邮局不远,到了跟前,宋运辉顿时惊呆了,新华书店门口挤满了买书的人群,长长的队伍都快挤到马路上了。

  七十年代的人就这么爱看书?1